作者: 商会秘书处 时间: 2023-03-29 浏览量: 451
党的二十大着眼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对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出新部署新要求。此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已纳入改革部署,正在系统推进。深入理解、系统谋划、组织实施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对于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站在新时代前沿把握新型举国体制内涵要求
以举国体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是世界科技强国的通行做法。
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属性是“体制”,其规范作用与保障功能介于法制与机制之间;
关键在“举国”,即强化党领导下的国家科技动员,但举国不仅是举政府和国家财政之力,也包括举市场多元主体、社会各界之力,综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协同发力;
特点在“新型”,即主动适应新的时代条件、竞争形势和发展阶段,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国与国之间战略博弈激烈复杂的新型国际关系形势,应立足于我国进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科技创新在大国竞争中的重要性全面上升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大国重器,关乎供应链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关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目标。适应战略环境新变化,当前将新型举国体制实施聚焦于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兼具战略必争、体系必备、发展必需、安全必要,是跨越“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陷阱、突破“卡脖子”难题、摆脱受制于人困局的重点与焦点,因而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着眼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新型举国体制系统谋划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释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潜能,激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基于国家意志、国家使命,旨在以制度创新、体制安排确保攻坚必胜。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循序渐进,主体架构基本确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成为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之一。
需以改革开放精神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科学统筹
一是统筹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强化敏捷治理,在市场有效的领域尊重并发挥好市场配置技术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失灵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实现有为政府、有序组织,又保障有力主体、有效市场。
二是统筹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充分调动二者的积极性,促进央地联动,平衡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域布局、空间布局,协调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三是统筹处理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的关系
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科学家,尊重科学家对科技前沿的敏感性和探索精神,保障创新主体自由无碍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挥。
四是统筹处理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的关系
坚持开放互鉴,广泛学习借鉴科技强国有效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实现技术突破、产业突围、后发赶超、创新引领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科情,做到为我所用、用有所成。
深化开放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充分用好国际创新资源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聚焦创新攻坚推动新型举国体制组织实施
关键核心技术及其集成平台、创新应用一般具有智力高度密集、资源高度集中、技术高度集成、市场高度垄断、生态高度复杂等特点,因而突破难度较大。应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以党的组织力保障科技创新执行力,克服资源配置、力量布局等方面分散、重复、低效、协同不力等弊端,通过有序、有效组织,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发展和治理效能。
突出统筹布局
一是统筹“四个面向”的全面布局
关键核心技术往往具有综合集成性,既是科技前沿的制高点,也是产业和经济的增长点,还可能是人民健康、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结合点。应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二是统筹基础与前沿布局
在“卡脖子”攻坚中遭遇“根技术”和底层原理瓶颈时,应适时补充布局相关基础研究。开辟新赛道,超前部署未来技术、颠覆性技术,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
三是统筹“四链”融合生态建设布局
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生态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能力。同时完善优先领域甄别机制、重大项目选题生成机制、科学分类评价机制等,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的体系化布局。
突出系统组织
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力、竞争力、持续力,必须高效整合各方力量。政府力量主要体现在宏观管理与统筹协调、重大科技计划组织、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市场力量主要表现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检验创新价值、淘汰缺陷产品与商业模式等。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中科技服务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跨界交流平台和合作网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有序组织战略科技力量,使不同机构功能定位清晰、衔接协同紧密;
有效激励战略人才力量,使各类人才人岗相适、才尽其用。
因此,需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形成多元主体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的战斗力系统,织密关键核心技术的体系化协同网络。
突出跨界集成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跨界融合不可或缺。
战略层面
需着眼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联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辅相成,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资源层面需统筹项目、基地(平台、设施)、人才一体化配置,实现稳定性与竞争性配置相结合,以高强度持续投入、要素集聚催生重点突破。
产业层面
着力推进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促进产品集成、产业集聚。
领域层面
促进多学科交叉,科学、技术、工程融合,战略高技术与未来技术衔接,科技与人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结合。有效集成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的创新要素,塑造跨界融合、协同共生的生态雨林,织链成网、拓网成体,培育新型举国体制下关键核心技术的体系化能力。
版权所有:北京市科技装备业商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 42号院1号楼4层458室 邮编:100094 电话:010-66007877